塞罕壩的綠色奇跡,這里面傾注了圍場人民和塞罕壩幾代職工的心血和追求。
以“忠于使命、艱苦奮斗、科學求實、綠色發(fā)展”為核心的塞罕壩精神早已根植圍場大地,是全縣、全場幾代人追夢不止、艱苦奮斗、持續(xù)奮戰(zhàn)的動力源泉。
圍場人民數(shù)十年如一日,通過投工投勞、捐糧捐菜、搶險救災等方式,累計為塞罕壩建設投入勞動總工日6000萬個以上。
一棵松,又名“功勛樹”。位于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紅松洼自然保護區(qū)境內。可以說,沒有“一棵松”就沒有現(xiàn)在壯觀的塞罕壩林海。
在圍場人心中,最早讓落葉松在塞罕壩大面積扎根的“老書記”王尚海,就是一棵挺拔的青松,王尚海的精神已深深植根于這片美麗高嶺。
馬蹄坑會戰(zhàn)。塞罕壩百萬畝林海的起源。三天會戰(zhàn),造林516畝落葉松,造林成活率達到了90%。
六女上壩。住馬架子、地窨子,一待就是40多年。
夫妻望火樓。劉軍、齊淑艷夫婦,在海拔1940米的大光頂子山上望海樓內,一守就是11年。全場有9座望火樓,其中8對是和劉軍、齊淑艷一樣的夫妻瞭望員,被譽為“森林的眼睛”。
“80后”夫婦。于士濤、付立華這對“80后”夫婦是幾代塞罕壩務林人的縮影。轉眼間,付立華到塞罕壩已經(jīng)6年,于士濤扎根這里也有12年了,林場成了他們真正的家。
塞罕壩每一棵樹、每一個人、每一片土地都有故事。領略塞罕壩的美,更要讀懂塞罕壩故事,弘揚塞罕壩精神,繼續(xù)在推進生態(tài)文明建設的壯闊征程中續(xù)寫塞罕壩的綠色傳奇和綠色奇跡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