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秀馥在照顧王希光老人
本報記者 陳正 本報通訊員 侯翠敏 文/圖
7月22日傍晚5點半,家住霸州市康仙莊鄉(xiāng)后營村的70歲孤寡老人王希光正準(zhǔn)備做飯,窗外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:“大叔還沒吃飯吧,剛蒸的餑餑,趁熱給您拿幾個過來,省得您自己做了。”來的人是同村村民張河與妻子孫秀馥,進屋后張河和妻子把手里的餑餑和兩個西瓜放在了桌上,擦了擦汗。“這天怪熱的,尋思著前段時間給您拿的西瓜您吃完了,再給您拿兩個來解解暑。”
這是夫妻倆照顧王希光生活的第9年。張河今年51歲,妻子孫秀馥49歲,這對夫妻是村里有名的熱心腸,幫扶孤寡老人更是成為村里的美談。
孤寡老人公認的“兒子兒媳”
1986年,孫秀馥嫁到村里當(dāng)天,婆婆把她帶到了同村村民趙子然家,“你趙大姨是村里的孤寡老人,我一直在照料,現(xiàn)在你嫁過來了,以后這份擔(dān)子會落到你的身上,一定要照顧好。”婆婆說的話孫秀馥一字一句地記在了心里。那天之后孫秀馥就主動接過了照顧趙子然老人的擔(dān)子,一照顧就是十幾年。
20年前,張河夫婦在固安接觸到了一位78歲軍烈屬孤寡老人,后來主動承擔(dān)起了對老人的照料。每個月夫妻倆都要趕到固安去看望老人,每次都帶一些老人愛吃的東西,每次都會給老人放下生活費,直到老人去世。“一般都是一個月去一次或者兩次,每次去都能看到老人期待的眼神兒,我眼淚就在眼睛里打轉(zhuǎn),這么久了都把對方當(dāng)成了家里人,后來老人在97歲的時候走了,走得很安詳,我們心里也就沒有遺憾了。”
張河介紹,后營村有3000多人,村里有20多名孤寡老人,自己和妻子一直在照顧,外縣、石家莊也有,沒算過有多少人。一般都是妻子決定幫助誰,然后家里出錢或者買東西,自己和孩子們再送去,逢年過節(jié)送些生活必需品去,哪天家里做了好吃的也主動給村里孤寡老人送過去。老人病了就帶老人去看病,就像對自己爹媽一樣。“現(xiàn)在家里人都習(xí)慣了這種生活,誰都有老的時候,有些人因為特殊原因在老年無法受到照料,能幫一把是一把。”
“他們夫妻倆是孤寡老人們公認的兒子兒媳,甚至比親兒子、兒媳婦還體貼。”在村里談起張河夫婦,村民都豎起了大拇指。
“平凡人做平凡事”
除了照顧村里孤寡老人,村里的其他事兒也少不了張河夫婦的身影。村里打井、修路、修活動廣場,張河夫婦總是第一個捐錢捐物,汶川地震和玉樹地震,夫妻倆帶頭在村里捐獻了4000元錢,按照張河的話說:“捐的錢不多,但是我們兩口子是在盡最大的努力,我們的努力能夠幫到別人,我們心里就暖和。”
在后營村村委會主任李伯強看來,張河夫妻倆的善舉不只是幫助了村里的老人,更是為全村人樹立了孝老愛親的榜樣。
“做好事兒不難,難的是把做好事持續(xù)做下去,老張夫妻倆是咱們?nèi)迦说陌駱?。有些家庭不和睦的在老張家兩口子的帶動下也和睦了,村里有不孝敬老人的看到老張兩口子的事兒后也孝敬老人了。將心比心,將幫助孤寡老人的好事兒堅持幾十年真的不容易,老張夫妻倆也是咱村里的道德名片。”
對于幫助村里孤寡老人,孫秀馥表示,自己和丈夫既不圖名也不圖利,只是想把夫妻倆認為對的事一直做下去。之前家里生活條件并不好,所以只能幫助有限的人,做有限的事兒,現(xiàn)在生活條件逐漸好起來了,當(dāng)年的小賣部已經(jīng)變成了一個小超市,這也給了夫妻倆更大的空間。“老人期待的眼神和欣慰的笑容總能打動我們,我們也沒什么理由放棄,這是做好事兒,別人開心我們也高興。我們兩口子是平凡的人,做的也都是平凡的事兒。”
愛心薪火代代傳
“小時候家里開個小賣店,條件不好,可爸媽總是去幫助別人,說實話當(dāng)時我們這些孩子心里對爹媽確實有意見,后來長大了,尤其是成家之后覺得父母特別偉大,有這樣的父母感覺特別自豪。”在張河夫婦的兒子張大鵬看來,從自己記事開始,父母就一直這樣熱心腸,從沒間斷過。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在父母的感染下,趙大鵬從小也是個熱心腸,誰家有點兒困難都要幫上一把。“之前是受父母的影響,現(xiàn)在也成了習(xí)慣,現(xiàn)在不都在談中國夢嗎,中國夢是一個個平凡的小夢,聚集到一起這個社會就更美好了。”
張大鵬介紹,在自己的印象中,父母生活一直都很簡樸,但對需要幫助的人從不吝嗇,尤其是村里的孤寡老人更是百分百付出。父母并沒有給子女們留下多少物質(zhì)財富,但是父母留下的精神財富卻是無窮的。“現(xiàn)在我們這些孩子已經(jīng)開始主動幫父母給村里的孤寡老人和需要幫助的人開車送一些東西,等到父母以后年紀(jì)大了,我和妻子已經(jīng)商量好了要接父母的班,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,好的東西需要堅持。”張大鵬說。